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3-11-13 14:08 評論:0 點擊:2696
2013年11月5日當地時間下午2點38分,印度首枚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在印度東海岸斯里赫里戈達島的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本次發射旨在以較低成本將一枚衛星送入火星附近的軌道,目的是為了尋找甲烷和礦產跡象。
2013年2月25日,在位于印度南部安得拉邦斯里赫里戈達島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一枚PSLV-C20型極地衛星運載火箭攜帶一顆印法聯合研制的“薩拉爾”海洋監測衛星和6顆外國小型衛星成功發射升空。“薩拉爾”衛星能為印度進行海洋氣象、季風預測和氣候監控等提供幫助。
2010年12月25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從東部地區安得拉邦的斯里赫里戈達發射場發射新型通信衛星GSAT-5P,但執行發射任務的GSLV-F06型運載火箭在升空后不久突然爆炸。
2013年6月11日,長征2F火箭攜帶載著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三名宇航員的神舟十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號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神十”任務主著陸場結束為期15天的太空任務。
Photo
2012年6月9日,執行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九號飛船、長征2F火箭組合體已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技術區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2013年8月27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原定于下午在鹿兒島縣肝付町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新型固體燃料火箭“艾普斯龍”(Epsilon)1號機,因火箭所載計算機數據傳送到地面控制中心出現0.07秒的時間差而自動停止倒計時,后當日的發射計劃被取消。
2013年8月4日,日本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用H2B火箭發射第四艘“鸛”號無人貨運飛船,用于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各類補給和科研物資。“鸛”號無人貨運飛船,搭載有約5.4噸物資,除供應宇航員的食物、飲用水和日用品之外,還搭載有小型人型機器人“KIROBO”、山梨大學提供的實驗鼠精子以及4顆超小型衛星等。
Photo
2009年1月23日,日本用一枚H2A火箭將世界首顆溫室氣體觀測衛星“呼吸”號發射升空。衛星將用高精度的傳感器觀測地球上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本次發射中還有7顆由日本大學和民間企業等研制的小型衛星“搭便車”升空。
Photo
2010年6月2日,載有3名宇航員的俄羅斯“聯盟TMA-17”飛船返回艙,在哈薩克斯坦東北部杰茲卡茲甘市附近順利著陸,結束了歷時163天的太空之旅任務。三名宇航員分別是俄羅斯的奧列格·科托夫、美國的蒂莫西·克里默和日本的野口聰一。他們均為國際空間站第22長期考察組成員。(圖為日本宇航員野口聰一。)
Photo
2012年4月13日,朝鮮在平安北道的西海衛星發射場使用銀河3號運載火箭發射光明星3號衛星,但火箭在發射數分鐘后即碎成數片并墜毀。
朝鮮工程師對位于發射臺的銀河3號火箭進行檢查。
2009年4月5日 朝鮮宣布在咸鏡北道花臺郡舞水端里的衛星發射基地使用“銀河2號”運載火箭發射了“光明星2號”實驗通訊衛星。
Photo
2013年1月30日,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在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航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隨后進入預定軌道。
Photo
2009年8月25日,韓國首次發射“羅老”號,火箭點火成功,但整流罩分離異常,沒能把衛星送入軌道。
2010年6月10日,“羅老”號再次發射,升空兩分多鐘后與地面失去聯系,隨后爆炸墜毀。
Photo
2012年10月26日,“羅老”號第三次嘗試發射,但因一級火箭與發射臺之間連接器上一個密封閥破裂,推遲發射。

真誠相待,以誠還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