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寧夏恒力(600165.SH)9月底公布定向增發預案,收購方上海新日股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新日”)背后實際控制人肖家守開始浮出水面。
這個自掏5.6億現金買殼的鋼貿大王,為何能有如此的能力?而其收購寧夏恒力之后又有何目的?
據記者調查,今年41歲的肖家守在1994年前后開始踏入鋼鐵貿易行業,大約在2000年前后和江蘇溧陽人虞鋼開始展開合作,肖還在2003和2004年先后在上海松江和蘇州成立了松江和蘇州長三角兩個鋼鐵交易市場,與此同時肖在福建老家和蘇州成立了兩家擔保公司涉足金融行業,去年3月開始,完成了新的投資平臺上海新日布局之后,肖家守又開始踏入房地產行業,在江西、內蒙和江浙等地開始涉足商業地產開發。
至此,肖家守橫跨鋼鐵貿易和房地產幾大領域的財富板塊已經拼成,而此次收購寧夏恒力的上海新日正是其新打造的股權投資平臺。
肖氏鋼鐵貿易之路
據了解,新日股權掌門人肖家守1969年2月1日出生于福建寧德市,不到20歲的他曾在家鄉嘗試創業建一家鑄造廠,但最終一場洪水洗劫一空;此后肖家守南下廣東做下水管道生意未能大有作為,1994年,年方25歲的肖家守來到上海開始從事型材鋼管現貨交易。
約在2000年前后,肖家守的鋼鐵貿易出現起色,斯時江蘇溧陽人虞鋼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現,肖家守和虞鋼兩人開始了長達近10年的鋼鐵貿易交易合作。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肖家守從事鋼鐵貿易主要以“西本”這一品牌起家。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上海西本鋼鐵貿易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西本鋼貿”)的前身上海西本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在1999年成立之初和肖家守并無關系。
上海浦東工商局的登記資料顯示,1999年10月28日由來自江蘇溧陽的虞鋼和虞年福分別出資60萬元和38萬元成立了西本金屬。
直到2000年12月,西本金屬啟動了成立以來的第一輪增資,肖家守才出現在股東名單之中。
肖家守出資300萬元獲得了公司增資后的30%股權,虞鋼和虞年福的持股比例分別為52%和18%。
據相關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在肖家守入股前西本金屬已經小有發展,2000年就有100多萬元的凈利潤。
約在2001年11月份,西本金屬啟動的新一輪增資中,肖家守并沒有參與。虞鋼和虞年福和姜明及虞俊兩名自然人合計出資2000萬元,公司注冊資本增至3000萬元的同時也正式更名為西本鋼貿;次年3月份虞年福將其股權轉讓給虞鋼,這樣西本鋼貿的股權結構變成了虞鋼80%、肖家守10%、姜明和虞俊各5%。
不過,在西本鋼貿之外,肖家守已另起爐灶。
2002年6月28日,肖家守聯合兩名自然人出資500萬元成立了上海新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日投資管理”),其中肖家守出資425萬元獲得85%的股權,上海人顧偉良出資50萬元持有10%的股權,另一名自然人龔夏初出資25萬元。
而新日投資管理公司,正是如今鋼鐵流通貿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的前身。
從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間,肖家守控制的新日投資管理和虞鋼控制的西本鋼貿陸續展開了合作,兩家公司也開始展開復雜的股權變更。
2003年3月27日,通過受讓虞鋼持有的西本鋼貿股權,肖家守和虞鋼持有西本鋼貿股權比例被調整為42%和43%。
當年4月,西本鋼貿通過受讓肖家守部分股權和顧、龔兩人的股權,獲得了新日投資管理90%的股權,肖家守保留了50萬元出資,約合總股本的10%;5月16日,西本鋼貿和肖家守按照同比例增資,新日投資管理的股本從500萬元增加至1000萬元。
5月28日,新日投資管理再次增資至3000萬元,持股比例變成肖家守35%、虞鋼35%和西本鋼貿30%。
2004年,兩家公司的股權再次發生大規模變化。
新日投資管理在當年4月將注冊資本從3000萬元增加至1.06億元,與此同時西本鋼貿從新日投資管理的股東行列中退出,肖家守和虞鋼各自以5300萬元的出資持有公司50%的股權。
另一方面,在虞鋼和肖家守完成新日投資管理的增資并各持一半股權的布局之后,2004年5月底新日投資管理通過受讓獲得西本鋼貿51%的股權,虞鋼、肖家守、姜明和周華寶等4人持股比例也相應降低為24%、21%、2%和2%;不過這一狀態僅僅維持了三個月左右,當年8月新日投資管理又將51%的股權轉讓給虞鋼,后者于是以75%的比例成為西本鋼貿的控股股東。
大約沉寂了4年左右的時間,2008年6月肖家守和虞鋼共同控制的新日投資管理,正式更名為西本新干線股份有限公司,此時“西本”這一品牌在鋼鐵物流行業已經打響,當年西本鋼貿、西本新干線和相關關聯公司經營鋼鐵貿易的總規模已經突破190億元。
不過,肖家守卻開始逐漸淡出對西本新干線實際控制。
相關記錄顯示,今年3月份和5月份,西本鋼貿的控股股東虞鋼,通過陸續收回股東姜明、周華寶和肖家守持有的股權,成為西本鋼貿的單一自然人股東。
肖家守的財富版圖
需要指出的是,在肖家守的財富版圖中除卻新日投資管理及參股的西本鋼貿之外,其自身也在2003年10月和2004年5月先后成立了兩家公司專門負責上海松江鋼鐵市場和蘇州長三角鋼材市場的運營。
根據寧夏恒力近日披露的數據,兩家鋼鐵市場經營管理公司中松江市場已經具有相當規模,截至2009年年末凈資產達到1.138億元,當年實現了5795萬元的收入和955萬元的凈利潤;另一家長三角市場2009年實現了202萬元收入和96萬元凈利潤。
與此同時,肖家守還在2004年12月出資設立了上海新日鋼結構公司負責鋼結構制作和從事鋼材貿易業務,不過資料卻顯示這家總資產7.35億元的公司在2009年實現了4.274億元收入,利潤卻只有65萬元;另一家成立于2004年4月的蘇州長三角投資公司負責企業投資、加工金屬制品和鋼材批發業務,在2009年錄得了675萬元的收入和105萬元凈利。
不僅如此,在2009年肖家守開始將投資的目光轉向房地產行業。
2009年3月,肖家守成立了江西新日置業(控股50%)在當地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此后肖家守的房地產也開始向內蒙古包頭和上海及江、浙延伸,具體包括包頭市鹿城偉業置業、包頭市正翔房地產和上海正翔投資三家項目公司。
和肖家守直接控股江蘇新日置業不同的是,代表著肖家守控股上述三家房地產企業的則是其在1999年9月才剛剛設立的上海新日,從時間上來看,在新日投資管理在2008年更名后逐漸淡出的肖家守選擇了成立另一家同樣命名為“新日”的投資平臺,就是上海新日。
目前上海新日分別擁有包頭正翔房地產和包頭市鹿城偉業置業各37%的股權,均列第一大股東;而此前由肖家守個人出資持有的正翔投資的股權也被轉至上海新日名下,而上海新日還通過收購了其中一名自然人股東陳金湍10%的股權以45%的比例成為上海正翔投資的第一大股東。
整體來看,肖家守在鋼鐵貿易、金融和地產領域的投資已經多達數十億元,但從寧夏恒力近日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盈利卻并不匹配,如肖家守自己控制的上海新日鋼結構、兩個鋼材市場、兩家擔保公司等8家公司2009年僅實現了約1870萬元的凈利潤,而其他4個地產相關項目公司由于剛剛啟動也沒有盈利入賬,即便是去年9月剛剛成立的上海新日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394.43萬元。
不過,上海新日卻在此前披露的寧夏恒力權益變動書中承諾,如果2011年上半年完成發行,則承諾公司當年實現不低于2000萬元凈利潤;如果發行在2011年下半年完成,則承諾公司2012年凈利潤不低于4000萬元,否則不足部分將由上海新日以現金補足。

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成長在中國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1992年~2015年這二十幾年在中國的歷史上或許將是空前絕后的。努力吧,帶上智慧和勇氣,不要浪費了上蒼對我們的眷顧,未來將是美好的!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