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e4tsi"><legend id="e4tsi"></legend></wbr>

  • 首頁資訊商務會員鋼材特鋼不銹爐料鐵礦煤焦鐵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財經指數人才會展鋼廠海外研究統計數據手機期貨論壇百科搜索導航短信English
    鋼鐵博客  綠影仙蹤
    鋼之家社區
    社區首頁 | 鋼鐵論壇 | 鋼鐵博客 | 鋼鐵樂緣 | 鋼鐵百科 | 鋼鐵微博
    您現在的位置: 鋼鐵博客 > 綠影仙蹤
    歡迎登陸博客    綠影仙蹤的辯論
     【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字體: 發表日期:2010-09-09 16:01 評論:11 點擊:2781
      本書提出了每一位員工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問題,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刻細致的解答。它有助于員工解除困惑,調整心態,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從平庸走向杰出。如果每一位員工都能從內心深處承認并接受“我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這樣一個樸素的理念,責任、忠誠、敬業將不再是空洞的口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回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沒有裨益。  本書更多地從員工的角度出發,具有深厚的人文關懷,是提升企業凝聚力、建立企業文化的完美指導手冊和員工培訓讀本。


     
    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你在這個世界上將選擇什么樣的工作?今后如何對待工作?從根本上說,這不是一個關于做什么事和得到多少報酬的問題,而是一個關于生命的意義的問題。

      一位心理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為了實地了解人們對于同一個工作在心理上所反應出來的個體差異,來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對現場忙碌的敲石工人進行訪問。

      心理學家問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么?”

      工人沒好氣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用這個重得要命的鐵錘,來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而這些石頭又特別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學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無奈地答道:“為了每天500美元的工資,我才會做這件工作,若不是為了一家人的溫飽,誰愿意干這份敲石頭的粗活?”

      心理學家問第三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閃爍著喜悅的神采:“我正參與興建這座雄偉華麗的大教堂。落成之后,這里可以容納許多人來做禮拜。雖然敲石頭的工作并不輕松,但當我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兒,在這里接受上帝的愛,心中就會激動不已,也就不感到勞累了。”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環境,卻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

      第一種工人,是完全無可救藥的人。可以設想,在不久的將來,他可能不會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顧,甚至可能是生活的棄兒,完全喪失了生命的尊嚴。

      第二種工人,是沒有責任感和榮譽感的人。對他們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勞的,他們抱著為薪水而工作的態度,為了工作而工作。他們不是企業可信賴、可委以重任的員工,必定得不到升遷和加薪的機會,也很難贏得社會的尊重。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了“需要的五個層次說”:

      (1) 基本的需要:對于食物和衣物的需要,以抵御饑餓和寒冷。

      (2) 安全的需要:對居住在一個可以感到安全的地方的需要。

      (3) 社交的需要:與他人分享興趣、愛好和交友的需要。

      (4) 獲得尊重的需要:要求別人贊揚和認可的需要。

      (5) 充分發揮能力、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與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需要。

      心理學家認為,為工作而工作的人,很少有機會獲得第4種和第5種人類需要。由于他們的生命需求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或多或少的,他們失去了部分的生命樂趣。

      該用什么語言贊美第三種工人呢?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絲毫抱怨和不耐煩的痕跡,相反,他們是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創造力的人,他們充分享受著工作的樂趣和榮譽,同時,因為他們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帶給了他們足夠的尊嚴,和實現自我的滿足感。他們不僅真正體味到了工作的樂趣、生命的樂趣,而且他們才是最優秀的員工,才是社會最需要的人。

      工作是什么?翻開各國的權威字典,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解釋幾乎如出一轍:工作是上帝安排的任務;工作是上天賦予的使命。這種解釋雖然帶有太多的宗教色彩,然而,他們卻傳達出了一個共同的思想:沒有機會工作或不能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就是違背上帝意愿的人,他們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達到某種目的。如果我們的工作能夠引導我們逐步接近那種能充分表現我們的才能和性格的境況,這樣的工作應該就是最令人滿意的工作了。人生只有一次!正是為了獲得某些東西或成就自我,為了拓寬、加深、提高上天賦予的技能,將身心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勻稱、和諧和美麗的人,我們才會專注于一個方向,并在那個方面付出畢生心血。

      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能力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臺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感、表達自我的機會、個人使命感以及一種活著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生活的質量。

      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那個人。

      因此,美國前教育部部長、著名教育家威廉·貝內特說: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或許在過去的歲月里,有的人時常懷有類似第一種或第二種工人的消極看法,每天常常謾罵、批評、抱怨、四處發牢騷,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絲毫激情,在生活的無奈和無盡的抱怨中平凡地生活著。

      不論您過去對工作的態度究竟如何,都并不重要,畢竟那是已經過去的了,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您未來的態度將如何?

      讓我們像第三種工人那樣,為擁有一個工作機會而心懷感激,為生命的尊嚴和人生的幸福而努力工作。


    薪水算什么,要為自己而工作
     
      也許是親眼目睹或者耳聞父輩或他人被老板無情解雇的事實,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將社會看的比上一代更冷酷、更嚴峻,因而也就更加現實。在他們看來,我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他們看不到工資以外的東西,曾經在校園中編織的美麗夢想也逐漸破滅了。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工作時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寧愿少說一句話,少寫一頁報告,少背一個行李,少走一段路,少干一個小時的活……他們只想對得起自己目前的薪水,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將來的薪水,甚至是將來的前途。

      某公司有一位員工,在公司已經工作了10年,薪水從不見漲。有一天,他終于忍不住內心的郁悶,當面向老板訴苦。老板說:“你雖然在公司待了10年,但你的工作經驗卻不到1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

      這名可憐的員工在他最寶貴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0年的新員工工資外,其他一無所獲。

      也許,這個老板對這名員工的判斷有失準確和公正,但我相信,在當今這個日益開放的年代,這名員工既然能夠忍受10年的低薪和持續的內心郁悶而沒有跳槽到其他公司,就足以說明,他的能力的確沒有得到更多公司的認可,或者換句話說,他的現任老板對他的評價基本上是客觀的。

      這就是只為薪水而工作的結果!

      大多數人因為不滿足于自己目前的薪水,而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也放棄了,到頭來連本應得到的薪水都沒有得到。這就是只為薪水而工作的可悲之處。

      不要擔心自己的努力會被忽視。應該相信大多數的老板是有判斷力和明智的。為了最大化實現公司利潤,他們會盡力按照工作業績和努力程度來晉升積極進取的員工,那些在工作中能盡職盡責、堅持不懈的人,終會有獲得晉升的一天,薪水自然會隨之高漲。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老板并不是一個睿智的人,并沒有注意到我們所付出的努力,也沒有給予相應的回報,那么也不要懊喪,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現在的努力并不是為了現在的回報,而是為了未來。我們投身于工作是為了自己,是在為了自己而工作。人生并不是只有現在,而是有更長遠的未來。

      年輕人對于薪水常常缺乏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其實,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更應該珍惜工作本身帶給自己的報酬。譬如,困難的任務能鍛煉我們的意志,新的工作能拓展我們的才能,與同事的合作能培養我們的人格,與客戶的交流能訓練我們的品性。公司是我們生活中的另一所學校,工作能夠豐富我們的思想,增進我們的智慧。與在工作中獲得的技能與經驗相比,微薄的薪水對于年輕人來說不應該被看得過分重要。公司支付給你的是金錢,你的努力賦予你的是可以令你終身受益的能力。

      能力比金錢重要萬倍,因為它不會遺失也不會被偷。許多成功人士的一生跌宕起伏,有攀上頂峰的風光,也有墜落谷底的失意,但最終重返事業的巔峰,俯瞰人生,原因何在?是因為有一種東西永遠伴隨著他們,那就是能力。他們所擁有的能力,無論是創造能力、決策能力還是敏銳的洞察力,既非一開始就擁有,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長期工作中積累和學習到的。

      也許你的老板可以控制你的工資,可是他卻無法遮住你的眼睛,捂上你的耳朵,阻止你去思考,去學習。換句話說,他無法阻止你為將來所做的努力,也無法剝奪你因此而得到的回報。

      許多員工總是在為自己的懶惰和無知尋找理由。有的說老板對他們的能力和成果視而不見,有的會說老板太吝嗇,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一個人如果總是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資而大傷腦筋的話,他又怎么能看到工資背后可能獲得的成長機會呢?他又怎么能意識到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對自己的未來將會產生多么大的影響呢?這樣的人只會無形中將自己困在裝著工資的信封里,永遠也不懂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我們無法命令老板做什么,但是我們卻可以讓自己按照最佳的方式行事;也許老板不是很公正,但是我們應該要求自己做事要有原則。你不應該因為老板的缺點而不努力工作,埋沒了自己的才華,最終毀了自己的未來。

      總之,不論你的老板有多吝嗇多苛刻,你都不能以此為由放棄努力。因為,我們不僅是為了目前的薪水而工作,我們還要為將來的薪水而工作,為自己的未來而工作。一句話,薪水算什么?我們要為自己而工作。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在為薪水而工作,如果你能不為薪水而工作,你就超越了蕓蕓眾生,也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比爾·蓋茨為什么還要工作
     
      比爾·蓋茨的財產凈值大約是466億美元。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一億美元,他們要466年才能用完這些錢——這還沒有計算這筆巨款帶來的巨大利息,那他為什么還要每天工作?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財產凈值估計為10億美元,不像比爾·蓋茨那么多,不過也足以讓他的余生享受優裕的生活了,那為什么他還要不停地拍片呢?

      美國Viacom公司董事長薩默·萊德斯通在63歲時開始著手建立一個很龐大的娛樂商業帝國。63歲,在多數人看來是退休、盡享天年的時候,他卻在此時做了很重大的決定,讓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總是一切圍繞Viacom轉,工作日和休息日、個人生活與公司之間沒有任何的界限,有時甚至一天工作24小時。你認為他哪來的這么大的工作熱情?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那些擁有了巨額“薪水”的人們,不但每天工作,而且如果你跟在他們身旁,你會因為他們工作那么賣力而且時間那么長而感到精疲力竭。那么,他們為何還要這么做?是錢嗎?

      還是看看薩默·萊德斯通自己對此的看法:“實際上,錢從來不是我的動力。我的動力是對于我所做的事的熱愛,我喜歡娛樂業,喜歡我的公司。我有一種愿望,要實現生活中最高的價值,盡可能地實現。”

      是的,就是這種自我實現的熱情,使他們熱衷于他們所做的事業,而非單純地為了名和利,甚至當他們可以控制生活的時速時,他們的腳還是不會離開油門。

      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金錢在達到某種程度之后就不再誘人了。人生的追求不僅僅只有滿足生存需要,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有更高層次的動力驅使。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層次最高,動力最強。

      當一個人做他適宜且喜歡的工作,在工作中發揮他最大的才華、能力和潛在素質,不斷自我創造和發展,他就滿足了自己自我實現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驅動的人,往往會把工作當作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竭盡全力去做好它,使個人價值得到確證和實現。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他將體會到滿足感如同植物發芽般迅速膨脹。

      你難道從未感覺到滿足感所帶來的狂喜嗎?你難道還沒找到目標,沒有獲取成長的力量嗎?你難道還沒有推動力,沒有堅定生命的動力嗎?那你還沒有自我實現的強烈愿望。要知道,對于人生的真正意義的追求,能夠使我們熱血沸騰,使我們的靈魂燃亮。這種追求并不僅僅局限于一般意義上的維持生計,它在更高層次上與我們身邊的社會息息相關,并且能夠滿足我們精神上的最終需求。

      只有在追求“自我實現”的時候,人才會激發出持久強大的熱情,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最大程度地服務于社會。這種熱情不只是外在的表現,它發自內心,來自你對自己正在做的某件工作的真心喜歡。

      我們談的不是瞬間的熱情(這種偶爾的熱情每個人都體驗過),而是可以驅動一個人達到不凡成就的持久熱情。相比那些被薪水所驅動的前行者而言,為滿足“自我實現”這一人類最高需求而奮斗的人只占少數,所以說,持久的熱情在一般人當中就像鉆石般少有,然而,在筑夢者和成功者當中,這種熱情就像空氣般普遍。

      熱情是夢想飛行的必備燃料。這種燃料一旦被點燃,將讓你的引擎在飛行期間生氣勃勃地持續運轉。有史以來,熱情驅使著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士,為追求“自我實現”而在他迷戀的領域里到達了人類成就的巔峰,同時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就讓熱情也為你做同樣的事吧。

      即使你還沒有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你也不要麻痹自己——告訴自己工作就是為了賺錢。不要對自己說:“既然老板給的少,我就少干,沒必要費心地去完成每一個任務。”或者安慰自己:“算了,我技不如人,能拿到這些薪水也知足了。”而應該牢記,金錢只不過是許多種報酬中的一種,你所追求的是自我提高,所以要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消極的思想會讓你看不到自己的潛力,會讓你失去前進的動力和信心,會讓你放棄很多寶貴的機會,使你與成功失之交臂,也永遠無法達到自我實現。

    認真工作是真正的聰明
     
      夜晚,一個人在房間里四處搜索著什么東西。另一個人問道:“你在找什么呢?”

      “我丟了一枚金幣。”他回答。

      “你把它丟在房屋的中間,還是墻邊?”另一個人問。

      “都不是。我把它丟在了房屋外面的草地上了。”他又回答道。

      “那你為什么不到外面去找呢?”

      “因為那草地上沒有燈光。”

      也許你覺得這個人的思考邏輯很可笑。然而,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事:有些員工不是在認真工作中尋找公司的重用,而是完全寄希望于投機取巧;有些員工則是以應付的態度對待工作,卻希望得到老板的賞識,得不到就埋怨老板不能慧眼識英雄,或慨嘆命運之不公。他們和那個在房間里找丟失在屋外的金幣的人犯了同樣的錯誤,那就是在錯誤的地方尋找他們所要的東西。

      一個想要找到金礦的采礦者,如果他認為在海灘上挖掘更容易,而因此就在那兒尋找金子的話,那他找到的肯定只是一堆堆沙子,而絕不可能是金子。只有在堅硬的石頭和泥土中挖掘,才能找到想要的寶藏。同樣,工作懶散,則只能得到公司的解聘通知書;只有認真工作,才可能得到公司的重用,贏得升遷和加薪的機會。

      大多數老板都是十分精明的,他們都希望擁有更多優秀的員工,期望優秀員工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如果你能夠認真盡到自己的本分,盡力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那么總有一天,你能夠隨心所欲地從事自己想做的事,贏得自己想要的體面生活。

      可惜的是,在現實的工作中,有很多員工只知道報怨公司,卻不反省自己的工作態度,似乎根本不知道被公司重用是建立在認真完成工作的基礎上的。他們整天應付工作,并發出這樣的言論:“何必那么認真呢?”、“說的過去就可以了。”“現在的工作只是個跳板,那么認真干什么?”。結果,他們失去了工作的動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不能在工作中取得斐然成績。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失去了本應屬于自己的升遷和加薪機會。

      杰克在一家貿易公司工作了1年,由于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對朋友說:“我在公司里的工資是最低的,并且老板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如果再這樣下去,有一天我就要跟他拍桌子,然后辭職不干。”

      “你對那家貿易公司的業務都弄清楚了嗎?對于做國際貿易的竅門完全弄懂了嗎?”他的朋友問道。

      “沒有!”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建議你先靜下來,認認真真地對待工作,好好地把他們的一切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書寫合同等具體事務都弄懂了之后,再一走了之,這樣做豈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獲嗎?”

      杰克聽從了朋友的建議,一改往日的散漫習慣,開始認認真真地工作起來,甚至下班之后,還留在辦公室研究商業文書的寫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

      “你現在大概都學會了,可以準備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發現近半年來,老板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了,又升職、又加薪,說實話,現在我已經成為公司的紅人了!”

      “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著說:“當初你的老板不重視你,是因為你工作不認真,又不努力學習;而后你痛下苦功,擔當的任務多了,能力也加強了,當然會令他對你刮目相看。”

      認真工作才是真正的聰明。因為認真工作是提高自己的最佳方法。你可以把工作當作你的一個學習機會,從中學習處理業務,學習人際交往。這樣不但可以獲得很多知識,還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認真工作的員工不會為自己的前途操心,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到任何公司都會受到歡迎。相反,在工作中投機取巧或許能讓你獲得一時的便利,但卻在心靈中埋下隱患,從長遠來看,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古羅馬人有兩座圣殿:一座是勤奮的圣殿;另一座是榮譽的圣殿。它們在位置安排上有一個秩序,就是人們必須經過前者,才能達到后者。其寓意是,勤奮是通往榮譽的必經之路。

      無論你做什么工作,無論你面對的工作環境是松散還是嚴謹,你都應該認真工作,不要老板一轉身就開始偷懶,沒有監督就沒有工作。你只有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斷提高,加薪升職的事才能落到你頭上。反之,如果你凡事得過且過,從不認真工作,那你就會被老板豪不猶豫地排斥在他的選擇之外。

      現在的老板非常青睞認真工作的員工,并給予很多的機會。老板往往會這樣鼓勵員工:“認真干吧!把你的能力都發揮出來,還有更多的重任等著你呢!”他的意思就是說:“認真工作吧,我會給你增加工資的。”當老板讓你做更多的更重要的工作時,你的工資自然會提高,你的職業機會大門也就徐徐拉開了。

    行走江湖 身不由已

    ※ ※ ※ 本文純屬【綠影仙蹤】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兵心 發表時間: 2021-02-16 11:01
    十多年的工作之后再讀這篇博客,越發感受深刻。我們是在為自己工作,為自己積累本領,為自己提高能力,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性和選擇的權利。工作是學習最好的實踐,在工作中的學習也許是零碎的,但卻可以驗證書本的理論,卻可以讓自己以最高效的時間成本提高。為自己工作,終身學習,讓自己未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惟有暗香來 發表時間: 2011-06-23 23:29
    調整好心態做事是很重要的。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為別人工作,也是在為自己,工作的高境界不只是為自己的一點報酬,而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得到別人的認可,提高自己的認知和能力,實現自己生活的價值!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金鱗 發表時間: 2011-06-23 19:55
    不要把工作當成一件差事,要當做一項事業來看待,對待工作要盡心盡力,努力地完成而不浪費一點時間。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金鱗 發表時間: 2011-06-23 19:51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座寶貴的礦山,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盡心盡力地工作,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最終將打造出一片屬于自己的蔚藍天空。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金鱗 發表時間: 2011-06-23 19:46
    不光是為了自己工作,工作是一種責任,是做事的態度。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阿里巴巴 發表時間: 2011-06-23 19:41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風鷂 發表時間: 2011-06-23 18:35
    在為自己工作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項東吉 發表時間: 2011-06-23 18:33
    個人觀點,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工作!但是只有和公司的目標達成共識的時候,才能和公司共同發展!所以,為公司工作,就是為自己工作,往遠處看,公司發展的越好,自己得到的利益就最大。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奮斗。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liulanqi 發表時間: 2011-06-23 18:21
    看完2、3在評論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歐陽婷 發表時間: 2011-06-23 18:14
    工作與生命是相輔相成的,態度決定工作的成敗!

    回復:【分享】你在為誰工作
    評論人: 柳樹 發表時間: 2011-06-23 17:42
    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那個人。



    您希望聯系哪位客服?(單擊選擇)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每日更新在线,年轻人手机在线观看-小电影免费观看-年轻人看的视频大全-酷马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