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7-01-03 10:37 評論:0 點擊:1008
來源:果殼網
[align=left][color=rgb(51,51,51)][size=14px][color=rgb(70,182,182)][size=14px]
John Allen Paulos[/size][/color] [color=rgb(184,184,184)][size=14px]發表于 2016-12-30 17:10[/size][/color][/size]
[/color][/align]
[color=rgb(51,51,51)][size=16px][size=16px][p=30, null, left][size=16px](譯 / 陳銳路)假設一個稚童身前放了100塊玩具磚,每塊玩具磚成本1美元,共有50塊紅磚和50塊藍磚,拼一座牢固的小房子需要至少75塊玩具磚。那么,雖然小孩可能更喜歡其中一種顏色,但這座小房子必然是由兩種顏色的磚搭成的。[/size][/p][p=30, null, left][size=16px][/size][/p][align=left]
[size=14px]紅藍雙色的小房子(圖片來源:Slate/IconicBestiary/Thinkstock.)[/size][/align][p=30, null, left][size=16px]現在假如出現了一種新的制造技術,可以將原來這些玩具磚成本降低到1美分一個。家長們花同樣的錢就可以買1萬塊玩具磚了,買上5000塊紅磚,再來5000塊藍磚。孩子們搭房子時就可以按個人色彩偏好隨便取75個同色的玩具磚來玩,可以搭純紅色或純藍色的小房子,甚至還可以只用一種顏色的玩具磚蓋一棟巨大的摩天大樓。[/size][/p][p=30, null, left][size=16px]這種新技術就是互聯網,紅色和藍色的玩具磚是那些為表達自己世界觀而加工過的新聞故事,小房子則是我們自己的匯編故事。由于互聯網上有海量的信息(或者說,海量的錯誤信息),我們完全可以搭建單色的“房子”。現在我們很容易被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所誤導,我們天生傾向搜索能肯定自己觀點的信息,并忽略掉那些與自己觀點相左的內容。結果就是,如果我們不檢查自己未核實過的偏好信息,那么我們所見的世界將布滿單色的“房子”,或紅或藍。而當太多單色世界觀的人聚集在一起時,便會產生扭曲的信念。[/size][/p][p=30, null, left][size=16px]與此最密切相關的莫過于“披薩門”( Pizzagate)事件。有謠言稱希拉里·克林頓及她最親密的幕僚均卷入了販賣兒童等一系列犯罪活動中,且由于這個傳聞與人們所偏好的磚的顏色高度吻合,這個事件中是紅色(譯者注:紅色指共和黨,希拉里所在的民主黨的代表色是藍色),所以謠言還延伸出了許多細節,如民主黨還有黨內人士與希拉里同流合污之類的傳言。這些細節粗制濫造,整個事件都是假新聞。[/size][/p][p=30, null, left][size=16px]不過,確認偏誤不是唯一一個使我們對諸如“披薩門”這樣的假新聞信以為真的認知弱點。另一種認知弱點是合取謬誤(conjunction fallacy),它讓我們更易落入假消息的陷阱。合取謬誤指出,如果虛假的故事是精心編纂的且富有細節,那么我們就更容易相信假消息。一則消息里包含的細節越多(舉個具體的例子,比如說克林頓和某個披薩店、密語、約翰·波德斯塔、某個百貨或隧道等等有著不可告人的聯系),就越是令人感覺合理可信,盡管實際上這事的可能性變得更小而非更大了。[/size][/p][p=30, null, left][size=16px]讓我用個不那么極端的例子來闡釋一下。想象一位虛構的參議員史密斯,這個男人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他非常關愛他的兒子和女兒——他們在家鄉的小鎮上過著舒適的生活。以下兩點哪個看起來更像真的:[/size][/p][p=30, null, left][size=16px](a) 史密斯接受了贊助者的非法競選資助;[/size][/p][p=30, null, left][size=16px](b) 史密斯為了支付女兒在別的城市的昂貴醫療費,接受了贊助者的非法競選資助?[/size][/p][p=30, null, left][size=16px]第二條聽起來似乎更可信,因為它的內容與背景介紹一致,使得整個故事看起來更連貫充實。盡管如此,但其實第一條發生的概率更高。原因是:對任意論述A、B和C,A為真的概率總是大于A、B、C全為真的概率,因為如果A、B、C均為真時A肯定為真,反之亦然。有時“看上去真實”(plausibility)跟“概率上為真”(probability)之間不可兼得,需要取舍。[/size][/p][p=30, null, left][size=16px]問題是,現在紅色或藍色的“磚塊”太多太多了,人們可以輕易地用它們來編造支持論述A、B和C的各種故事。互聯網幾乎可以將每件事,每個人(甚至可能包括史密斯參議員這樣的虛構人物)的弱相關或有明顯錯誤的細節傳遍千家萬戶。正因如此,人們很容易落入確認偏誤跟合取謬誤的陷阱。人們相信不真實的故事,這不僅僅是由于我們的黨派偏見和確認偏誤,也有網上信息泛濫的緣故。如今任何人都可以從網上挑選大量的“事實”,用它們將一個簡單的故事包裝得繁復絢爛,貌似合理。[/size][/p][p=30, null, left][size=16px]在如何選擇磚塊,如何用它們碼成小房子時,我們應更加謹慎。在偏好的影響下,我們親手筑起一座座無窗的房子,蒙蔽了自己雙眼。想要避免這種局面,我們需要更加理性與明智。(編輯:游識猷)[/size][/p][/size]
[size=16px]
編譯來源 [color=rgb(170,170,170)][size=16px]The Conjunction Fallacy Explains Why People Believe Fake News[/size][/color][/size]
[p=30, null, left][color=rgb(151,151,151)][size=14px]譯文版權屬于果殼網([color=rgb(70,182,182)][size=14px][/size][/color]),禁止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系[color=rgb(70,182,182)][size=14px]
sns@[/size][/color] [/size][/color][/p][/size]
[/color]